• EN

新闻动态

    新闻动态
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 > 正文

    [中国社会科学网]儒犹传统皆存在性善性恶的张力

    时间:2014-05-21 作者: 

    中国社会科学网山东讯(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谢丁坚)5月20日,第三届尼山论坛第一场与会学者院部讲座在必赢国际官方入口举行。著名汉学家、希伯来大学教授、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教授浦安迪(Andrew H. Plaks)作了题为“犹太教与儒家思想中‘天生本性’问题的异同观念”的学术讲座。 讲座中,浦安迪从儒家和犹太教的传统经典文本入手,选取了两个传统中涉及讨论“人性”问题的文本内容,采用语言学、文本分析的方法,呈现了儒家和犹太教各自传统中对“天生本性”观念的相同与差异之处,展现了两个文明对话的基本范例。

    浦安迪通过对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中庸》和《论衡》等文本的分析,认为关于“性善性恶”的人性论是儒学史中核心的哲学话题。对于《论语》中有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”的说法,他认为,这反映出任何人都有一个本性,也就是说本性是普遍的。同时,浦安迪强调,在《孟子》中,孟子并没有明确提出“人性本善”的说法,而是用非常委婉的方式提出关于人性的看法。孟子反对告子所谓的性恶论或性不善不恶论的理由在于,这种观点将导致许多人不对自己的恶行负责。藉此,孟子反向否定了性恶和性不善不恶的观点。而《孟子》在谈论心和性的概念时还提到“尽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知其性,则知天矣。”浦安迪教授认为,“尽其心”表示人有一个心,它表示一种潜能,需要人经过修养的过程,所谓“知其心,养其性”,性成为人需要努力而到达,在这里,需要人去不断追求,通过修身而达成的性,可以理解为“性善”层面的意思。对于荀子所作《性恶篇》对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,浦安迪教授认为,“人之性恶,其善者伪也”中“伪”是人造、人作为的意思。对于《中庸》的文本中“自诚明,谓之性”的论述,浦安迪分析说,“诚”是一种关于人的内在的描述,是有关本性的东西,而“明”是指从本性出发,达到“明”的境界。通过儒家历代经典文本,浦安迪认为,儒学的这场关于本性的讨论,展现了儒学内部的矛盾,也是儒家思想中关键的问题。

    对比犹太教经典的解读,浦安迪教授认为虽然犹太教经典中并没有明确指涉“本性”的词语,但是仍可以从文本中获得一些相类似的讨论。他指出,在《希伯来圣经》中,有两个希伯来词与人的天生本性有关系,一是tevah,它是指物理意义上的作形,后来有引申为有铸钱的意思;二是yetser,指的是造型、造物的意思。浦安迪认为这两个词与汉语中所表达的本性、人性有类似的含义。在《创世记》中,有“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”的说法,心也就是指的是yetser的涵义,这里所表达人性中所有的恶的层面。浦安迪教授又引述了《申命记》中“你要尽心、尽性、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”,他认为,这里应当翻译为“全心、全性”,此处的全心包含善心和恶心两个方面,这源于人有善和有恶的两个方面。浦安迪认为,在犹太教传统中,恶并非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绝对消极的层面。恶就像发酵面粉用的酵母一样,是一种动力性的因素,是人生存的催动力,然而这种恶并不是指向那种伦理意义的恶。在此意义上,他认为儒家中的“性,食色而已”的说法,是与这个方向想契合的。浦安迪总结认为,虽然儒家和犹太教传统所使用的人性一词有诸多不同的涵义,但两个传统在讨论人性的内容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,人性是善还是恶的张力也在两个传统的思想脉络中具体展现出来。

    本场讲座由必赢国际官方入口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、必赢国际官方入口跨文明对话研究中心副主任傅有德教授主持。

    http://www.cssn.cn/gd/gd_rwhd/xslt/201405/t20140521_1179609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