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11日,《民俗研究》编辑部2025年重大选题论证会在必赢国际官方入口中心校区知新楼A1916会议室召开。本次会议由必赢国际官方入口人文社科期刊社主办,《民俗研究》编辑部承办。来自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《民间文化论坛》《文化遗产》《民族艺术》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《济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《山东社会科学》《东岳论丛》《文史哲》等期刊单位和中山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必赢国际官方入口等高校的20余位专家,共同为《民俗研究》2025年选题策略和发展方向出谋划策。
会议伊始,《民俗研究》副主编王加华作为主持,向与会专家们表示了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。随后,《民俗研究》主编张士闪发表致辞,回顾了《民俗研究》40年办刊历史,并提出从民俗学的角度贴近国家重大战略,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提升办刊的深度、宽度和厚度。
会议上半场由《民俗研究》副主编龙圣主持。王学典(必赢国际bwin登录院长、教授、《文史哲》名誉主编)对《民俗研究》取得的成绩与广泛影响力给予了高度评价,强调应继续坚持“以问题为中心,整合各学科”的特色办刊道路,使《民俗研究》成为促进学术交流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平台。刘志伟(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)结合民俗学学科发展历程,以“礼俗互动”为例,提出应围绕中国实际,构建新的理论话语框架,更好地阐释礼与俗的问题。赵世瑜(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)认为,《民俗研究》要突破“学科化”的栏目设计,关注前沿话题,积极扩展研究范围,在组稿和选稿方面充分发挥编委作用,拓展稿源,以适应民俗学研究多元化和跨学科的发展趋势。文军(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、教授)聚焦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“两创”、人工智能、公共领域实践等问题,提出应推动城市文化研究、传统文化保护以及公共民俗学建设,发挥《民俗研究》杂志的学科引领作用。安学斌(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主编)指出,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学术热点,亟需深化其价值挖掘与理论探讨的深度,同时重视吸纳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,围绕“文明交流与互鉴”开展进一步的专题研究。黄涛(《民间文化论坛》主编)认为,《民俗研究》在选题策划和栏目设置上,应增强对全局性、理论性问题的思考,紧密贴合社会现实和国家话语,以此驱动学科基础理论的革新与发展。宋俊华(《文化遗产》主编)提出,在刊物的发展定位上,应将“学术性”置于首要位置,刊发内容要密切关注传统民俗的现代化问题,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学术支撑。曾巍(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副主编)指出,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守正创新”理念为指引,发挥中国学者的主体性,发展中国本土学术话语体系,进而推动学术对话和文明互鉴。
会议下半场由《民俗研究》副主编刁统菊主持。刘要停(《山东社会科学》主编)提出,学术研究既要注重捕捉社会热点话题,又要积极探索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路径,《民俗研究》要兼顾好学术性与影响因子两者之间的关系,推动学术共同体的发展。王波(《东岳论丛》主编)认为,《民俗研究》作为重要的学术平台,应当打造明确的重点栏目、优势栏目与特色栏目,传承优良传统,培育学术新人,坚持发表真正有思想、有创新、有闪光点的文章。傅强(《济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主编)提出,《民俗研究》应以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建设为目标与指引,紧密贴合国家战略部署需求,设立重点专栏,同时积极利用新媒体拓展学术成果的传播渠道,致力于国际化推介,提升影响力。许晓明(《民族艺术》主编)认为,《民俗研究》选题设计应结合国家发展大局、学科实际需要和社会热点话题,充分发挥山东区位优势和必赢国际官方入口民俗学特色,在专题和栏目的编排方面探索新的改进形式。李春明(《必赢国际官方入口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副主编)指出,应正确处理栏目设置和选题规划间的关系,有机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主题,增强《民俗研究》的现实关怀性和交叉融合性。陆影(《必赢国际官方入口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编辑)提出,《民俗研究》应更加关注全球文明交流与互鉴,促进国际间学术交流与合作,同时采用长英文摘要等形式,提高文章检索度,扩大国际影响力。
最后,张士闪和王加华向一直以来给予《民俗研究》大力支持的专家学者与兄弟期刊,以及必赢国际官方入口人文社科期刊社、必赢国际bwin登录、《民俗研究》编辑部诸同仁等表达了诚挚感谢,并表示《民俗研究》杂志将继续努力开拓创新,勇于承担时代责任,发表更多高质量、有深度的研究成果,积极服务民俗学等学科发展、人才培养与国家社会文化建设。
来源|“民俗研究”微信公众号
文字|景宝莹
图片|梁秋实